來談一下會讓我感到壓力、憤怒和感冒的事情
曾經,我感到很大的壓力。例如,當我覺得有太多人需要我,並且很難理解我自己的需求時。我覺得自己也很需要,當我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這實在很難過。在人際關係中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也會帶來壓力,尤其是當關係充滿挑戰時。常常我在人際關係中常得不到我需要的支持,尤其是與難相處的人。
有時,其他人會讓我感到憤怒或防禦。例如,當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賞識或照顧時,或者當有人試圖控制我時。 當我自己的需求和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或者當其他人不關心或互相支持時,它也會令人沮喪。
當我生氣或防禦時,我會情緒激動或說出我不是故意的話,責怪別人,甚至哭泣。 但是,我可以學會以更健康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情緒,即使在困難的情況下也能找到快樂。
說說我是怎麼看世界的,我擅長什麼
我非常關注他人的需要,尤其是那些我關心和想要我關心的人。常常關心他們的情緒和感受,有時甚至超過我自己的。我花了很多精力讓別人開心,為他們創造積極的感受。知道我可以幫助他們並滿足他們的需求感覺很好。我也喜歡浪漫的關係和隨之而來的互相依靠。
我盡力避免讓別人失望或感到不被賞識。不想感到無用或被拒絕,所以我總是努力為他人服務。我的長處包括樂於助人、慷慨大方和樂於助人。我對別人的感受很敏感,並且很欣賞他們,精力充沛,能很好地表達自己。
當我與他人交流時,我會很友好、開放並專注於他們。 我喜歡支持和建議他人,但有時我會被認為具有侵略性或控制慾。
曾經感覺我卡住了
幾年前,我的注意力往往會自動轉移到檢測和預測他人的需求上。我努力找出那些人需要我,我成為一個幫助者、拯救者和取悅者,讓自己對太多人變得不可或缺,努力為我的慷慨行為獲得認可、接受和讚賞。這讓我變得更善於奉承。
有時我會把我的幫助和建議強加給別人,在別人不問的時候提供我的見解。我作得好像我比你更了解你真正需要什麼。我可以控制、佔有、操縱、和充滿敵意,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他人和“如果沒有我的幫助,你永遠做不到”的態度。
我陷入困境,我很難向別人索取和接受,當我關注自己的需要時,我會因為自私而感到內疚,我希望其他人也像我為他們做的那樣。結果,我自己的需求變得更加壓抑和得不到滿足。
突然的情緒爆發、動盪和指責很常見。我對自己的需求感到困惑。由於我經常將我所有可用的資源用於尋求他人的認可、接受和愛,因此壓力越來越大,精神、身體、情感逐漸經耗竭。
我以前是怎麼想的
過去,我覺得要得到任何東西,我必須付出一些東西,而要被愛,我必須被需要。結果,我開始專注於滿足他人的需求,並為自己對他們有用和需要而感到自豪。我希望他們能為我做同樣的事情,也能滿足我的需要。
現在,我明白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並且在世界上扮演著獨特的角色。當我們平等地給予和接受時,每個人的需求都能自然得到滿足。
再談一下我如何成長並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個人成長的主要目標,是意識到我之所以被愛是因為我是誰,不僅僅是因為我付出了什麼或別人需要我多少。我想了解給予和接受之間能夠自然平衡。為了成長和發展,我需要認識到改變自己以取悅他人並不會被愛。
重要的是要確定我是誰,我想要什麼,我需要什麼。我也可以用我的憤怒和不斷增加的壓力作為我何時需要別人幫助的指標。我要放棄我是不可或缺,被需要是被愛的唯一途徑的想法。 相反,我可以允許自己給予和接受而不期望任何回報。當我的幫助對他人造成干擾或控制時,將我給予和關心的程度設定界限和限制也很重要。
朋友們近來欣賞我並支持我的成長,而不是一直依賴我來幫助他們。他們還可以詢問我的需求,並在我說“不”的時候在適當的時候肯定我。對我的付出表示感謝也是幫助我不斷成長的好方法。
這是我做的一些練習
1.與其暗示我的需求或留給別人去解決,不如直接告訴他們。
2.與喜歡我的親人和朋友共度時光對我來說很重要,而不必總是覺得我必須為他們做點什麼。當我發現自己過於努力地表現出討人喜歡的形像或奉承他人以贏得他們的認可時,內心深吸一口氣並重新開始。
3.不要條件反射地對所有事情都說是。 當有人向我尋求幫助時,要說我"考慮一下"會給他們答复。 或者只是嘗試說“不”這個詞。 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4.我可以問自己,如果我周圍的所有需求都已經得到滿足,我將如何度過我的時間。我會把我的精力投入到什麼事情上?
5.當我意識到我又回到了過去,輕輕地問自己,“如果我現在不奉承或滿足這個人的需要,我會有什麼感覺?”
6.盡可能進行匿名服務。
7.提醒自己,我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 我就是我。可以花一些時間獨處並專注於自己,比如只是隨意走走。
8. 當怨恨或權利感出現時,型下來。 問自己:“現在我生命中最需要關注的是什麼?”
9.當我發現自己對別人過於熱情或被我的情緒壓倒時,不要責備自己。 慶幸還好發現了它,然後轉彎。
10.每天問自己兩到三次“我現在感覺如何?” 和“我現在需要什麼?” 如果想不出答案,沒關係。這需要時間。